2021年,《功勋》成了大IP,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伟人的事迹,功勋的形象由此变得鲜活,并真正活在观众心中。在历史长河的推进中,多少名人的故(旧)居或消失,或依然屹立于城市的街头巷尾。
“让名人故(旧)居活起来”的口号深入人心,对于非专业人士,走进展馆如果没有讲解员那灵动的讲解,恐怕看到的都是冷冰冰的物件。
因为有了志愿讲解员,我们在参观展馆的时候,才能了解到她的故事。在3·5学雷锋纪念日前夕,记者采访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的几位志愿者,听他们讲述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故事。
盛囡囡:
很享受当志愿者的过程
刚刚上完课的盛囡囡,步伐轻盈地朝着办公室走去。“又要去当志愿者啦?”看到她放下课本,换上志愿者服装,同事随口问道。“对啊!”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她对志愿者工作的热情。
去年6月份,盛囡囡报名成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的一名志愿者,她的本职工作是高校英语教师。在盛囡囡平日的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和书本。
有一次和学生聊天,盛囡囡发现一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在说起自己当志愿者的母亲时却变得滔滔不绝。“那骄傲的语气和眼中的光,深深震撼了我。那时我就在想,如果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志愿者就好了。”
盛囡囡说,当看到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在招志愿讲解员后,自己非常兴奋,赶紧发送简历报名。很幸运,经过面试和培训后,她正式上岗了。
一眨眼,2022年已到3月份。回望过去的9个月,盛囡囡感慨如梦一般。
盛囡囡还记得去年8月份接待的祖孙三人。“一走进馆里,老人便以院落里坐立的屠呦呦雕像来激励自己的孙女好好学习,以后为国争光。”
讲解中,盛囡囡得知老人一家都是医护工作者,前来参观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就是希望孙女能通过这次参观感受到屠呦呦的奉献精神。每一次的讲解,盛囡囡都能跟着参观者再次感受屠呦呦的伟大精神。
“我很享受当志愿者的过程。”盛囡囡觉得,志愿服务,是“助人”,也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
陆萍萍:
用“家人”的方式聊“宁波女儿”的故事
与盛囡囡相比,志愿者陆萍萍的身份则显得特殊一点。毕业于宁波中学的她笑称自己是屠呦呦的“小学妹”,因仰慕这位学姐,在获得“屠呦呦旧居陈列馆”招募社会志愿者消息时,就马上报了名。
“站在‘舅舅家’夸夸令宁波人引以为荣的外甥囡,宣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向大家介绍她的生平事迹,弘扬她科学奉献的伟大精神,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宁波人、中国人,爱上科学,爱上传统中医学。”在当志愿者的时候,陆萍萍喜欢用“家人”的方式聊“宁波女儿”的故事。
去年10月6日,有三位宁波老人来到馆里。陆萍萍用一口流利的宁波话向他们讲解。
“他们听的非常认真,不由自主地互动起来”,他们反馈的热情让陆萍萍感受到,图片外的故事、插曲和互动才是提升讲解的最佳方式。
“一生以青蒿为伴,宁静、淡泊、正直,92岁的屠呦呦先生至今还在不断探索努力着,我更没有理由放弃学习”,陆萍萍告诉记者,“充实自己,服务社会”是她退休后的人生座右铭,她希望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可以“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文化志愿者。
叶佳:
做志愿者让她变得更好
周末,叶佳没有在宿舍睡懒觉,而是匆匆吃完早饭后,在学校附近乘坐地铁,历时1个小时,赶在9点前到达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作为00后,她是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志愿者大家庭中最年轻的一员,为游客提供讲解和咨询引导服务。9个月,上课、做志愿者成为叶佳的日常。“这里让我变得更好!”叶佳说道。
叶佳是开云手机在线登入旅游管理专业的,但实操讲解的经历比较欠缺。2021年4月份,屠呦呦旧居陈列馆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叶佳的老师在网上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她。
“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叶佳立即报了名并顺利成了一名志愿者。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还需要背诵陈列馆讲解词。“讲解词有3000多字,信息量巨大,需要熟练地背诵下来。”叶佳害怕出现错误,紧张的心情导致她老是忘词。“还好,馆里的老师不耐其烦地教我如何巧妙记忆。比如,讲解词里涉及的医学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他们会帮我梳理相关的逻辑,让我联想记忆。”
9个月的志愿者经历,让叶佳从一个有些内向的女孩蜕变成一个开朗、自信的新时代大学生。
杨红爱:
以崭新的自己重新出发
说起为何会想要成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的志愿者,宁波好人杨红爱眼里不禁有些动容。
2015年,杨红爱查出自己的恶性肿瘤病情。确诊后的她主动接受治疗。在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痛涅槃之后,也让杨红爱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珍贵。此后,杨红爱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并投身爱心公益事业中。“收拾行囊,以崭新的自己重新出发!”杨红爱表示,只有经历过病魔“洗礼”的人才能理解“人生不易”的内在含义。
“屠呦呦先生给无数‘疟疾’患者,送去希望,让每一个努力活着的患者,都有机会触摸阳光。”在得知屠呦呦旧居陈列馆招募志愿者后,杨红爱立即报了名。
在每一次讲解中,杨红爱都会以生命的阅历丰满讲解词。“让这些参观者能真正理解屠呦呦先生的贡献,这就是我们志愿者的作用。”
宁波城投公司:
活化名人故(旧)居
名人是一座城市的骄傲,名人故(旧)居闪烁着精神的光芒。作为名人生活成长、活动发展的“记录”,名人故(旧)居更是民间文化中的生态“活字典”。
一个城市的文化可以通过名人故(旧)居承载的人文精神加以体现,它比口头说明更加真实,是真正触摸得到的城市历史与记忆。”宁波城投公司董事长钟建波表示,“通过原地修缮、修旧如旧的改造,辅以现代技术、功能拓展等手段,让原本破旧的街区老宅焕发新生,不仅让城市留住记忆,也让人们记住乡愁。”
如何才能让修缮后的名人故(旧)局可持续发展?宁波城投公司在城市更新中,通过宣传推介、特色活动、功能延展、资源整合、招募志愿者……让更多人参与到故(旧)居的活化利用中来。
2021年4月12日,宁波城投公司向社会公开招募讲解员志愿者。截至目前,屠呦呦旧居陈列馆讲解员志愿者已扩容至35人,共接待游客逾15000人次。
2021年5月24日被中国科协授予浙江首批 “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试点单位,浙江省仅6位科学家入选(其他5位分别是谈家桢、严济慈、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浸渍千年,渡劫众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呦呦,德音孔昭。”这是屠呦呦获得“2016感动中国人物”荣誉时的颁奖词。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奋斗中的科研工作者和新一代年轻人投身于国家和人类的科学事业中。
在她的家乡宁波,这些身穿志愿者服装的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她的旧居“活”起来……
来源:宁波晚报《甬上》客户端2022年3月4日